中新健康|冬天怕孩子著涼感冒怎么辦?專家:要注意“三暖”
中新網(wǎng)11月6日電 國家衛(wèi)生健康委6日召開新聞發(fā)布會,介紹時令節(jié)氣與健康(立冬)有關情況,并答記者問。會上,中國中醫(yī)科學院廣安門醫(yī)院主任醫(yī)師齊文升表示,很多老人在冬天怕孩子著涼感冒,給他穿很多衣服,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認知上的誤區(qū)。
齊文升表示,中醫(yī)的養(yǎng)生保健核心思想在于“天人相應”,所謂“天人相應”是人要順應自然氣候的寒溫變化,也就是說冬天天氣涼了,人也盡量讓他涼下來,如果天氣熱了,人也要讓他熱起來,這就是“天人相應”,中醫(yī)養(yǎng)生保健的核心思想。小孩在冬天也一樣,不是單純的衣服穿得越多越好。俗話說,“若要小兒安,三分饑與寒”,由于中醫(yī)認為兒童是“純陽之體”,他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,比成年人產熱多,如果穿戴過多、包裹過嚴,體內產生的熱就散不出來,就影響肺的宣發(fā),小孩的毛孔會處在一種開張的狀態(tài),就容易受涼感冒。所以,冬天也沒有必要讓他穿得過多,還要順應自然。
齊文升稱,預防感冒的關鍵,中醫(yī)認為是陰陽平衡,在冬天尤其要注意衛(wèi)陽的防御功能。日常生活中,對小孩來講要注意“三暖”,就是背暖、肚暖、足暖:
所謂“背暖”,后背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部位,中醫(yī)認為它是人體的盾牌,外界的寒邪是通過后背侵犯人體的,所以后背應該保持溫暖的狀態(tài)。如何判斷小孩后背涼不涼或者熱不熱,用手摸摸他的頸部和后背,溫暖無汗是最好的。
第二點是“肚暖”,肚子是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循行的部位,保證肚子的溫暖,實際上就是保護了脾胃,這就可以避免小孩因為受涼引起的腹痛腹瀉這些胃腸道的毛病,以免降低抵抗力。
第三是“足暖”,也就是腳暖,中醫(yī)認為腳是陰經和陽經交會的地方,也是交通的地方,由于離心臟比較遠、循環(huán)比較差,所以冬天尤其要保證腳部的溫暖,這樣才會讓經脈很好地交通,氣血才能通暢。
齊文升稱,總而言之,小孩冬天在保暖的時候要注意重點部位的溫暖,但是也不能讓他穿得太厚,以免汗出、衣服濕了,可能更容易著涼。第二點,也不能穿的臃腫,影響他的活動,這樣才能保證兒童的身體健康,順利過冬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20200920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