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睡30萬年遺址煥新生 華龍洞成研學旅游新亮點
視頻:華龍洞研學熱:30萬年前古人類遺址成“行走課堂”來源:中國新聞網(wǎng)
中新網(wǎng)池州11月3日電 (劉鴻鶴)今年以來,安徽省東至縣華龍洞遺址陳列館迎來一批批中小學生參觀。這處沉睡約30萬年的古人類遺址,正從考古學的專業(yè)殿堂走向公眾視野,成為當?shù)匮袑W旅游發(fā)展的新亮點。
池州市研學旅游示范活動暨2025東至縣研學旅游大會3日舉行。
據(jù)了解,華龍洞遺址自2006年首次發(fā)掘以來,已發(fā)現(xiàn)20個個體的古人類化石、1.9萬余件動物化石和400余件石制品。華龍洞人是迄今東亞地區(qū)呈現(xiàn)出智人特征最多、年代最早的過渡型古人類,生存年代為33.1萬年至27.5萬年前。
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杰表示,考古發(fā)現(xiàn)顯示,華龍洞可能居住著一個約20個個體組成的群體,其石器制作技術(shù)已達到相當水平。
2019年,華龍洞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2025年成功入選省級考古遺址公園?!巴ㄟ^3D建模、人工智能等技術(shù),我們實現(xiàn)了文化場景從靜態(tài)展示到動態(tài)交互的轉(zhuǎn)變?!比A龍洞遺址管理處主任金澤田說,這種創(chuàng)新讓游客獲得了更加生動的文化體驗。

如今,華龍洞遺址已成為重要研學旅行目的地,今年以來已接待游客5.8萬人次。
金澤田表示,未來將著力打造更具國際視野的研學課程體系,推動華龍洞從考古研究高地向科普研學熱門目的地轉(zhuǎn)型。
“這種沉浸式體驗讓史前文明變得特別有趣!”東至縣至德小學學生方熙妍在參與課程后表示。校方認為,實地研學活動對拓寬學生視野、啟蒙科學認知具有重要意義。

東至縣文旅局黨組成員甘亞磊表示,當?shù)卣铝τ诖蛟旄弑孀R度的研學名片,為不同學生群體量身定制研學課程。目前,東至縣已構(gòu)建起多元化研學產(chǎn)品體系,推出“東亞智人起源探秘”“仰望星空探索宇宙”等六大主題研學線路。(完)
社會新聞精選:
- 2025年11月05日 15:36:45
- 2025年11月05日 15:26:25
- 2025年11月05日 13:43:08
- 2025年11月05日 09:29:38
- 2025年11月04日 22:00:11
- 2025年11月04日 20:51:20
- 2025年11月04日 19:28:21
- 2025年11月04日 17:14:06
- 2025年11月04日 16:09:00
- 2025年11月04日 14:11:35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20200920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