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吃貨”臺青成都開店講述兩岸飲食同源故事
中新社成都10月25日電 題:“吃貨”臺青成都開店講述兩岸飲食同源故事
中新社記者 岳依桐
“三杯雞的‘三杯’,其實就是一杯生抽、一杯米酒、一杯麻油。而且你知道嗎,其實三杯雞起源于江西,最早是客家人帶到臺灣的?!苯?,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家臺灣美食店內(nèi),店主王士杰掀開砂鍋蓋子,在九層塔的香氣中一邊攪拌菜品,一邊回答客人的問題。類似的對話,是這位“90后”臺灣青年在成都開餐飲店四年多來的日?!耘_灣美食作引,把兩岸飲食里的同源故事講給顧客。
王士杰的大陸情緣,始于外公外婆。他的外公是河北人,外婆是上海人。咸甜口的紅燒肉、鮮掉眉毛的黃魚面、外酥里嫩的鍋包肘子等大陸特色美食,是他成長過程中的美好回憶。2009年,熱衷美食、笑稱自己是“吃貨”的王士杰前往福建泉州,赴大陸追逐餐飲夢。
此后,他行走廈門、嘉興、上海、重慶等地,從店鋪管理做到菜品研發(fā),在餐飲行業(yè)積累了豐富經(jīng)驗。2021年,因看好成都的生活節(jié)奏和市場潛力,王士杰正式開啟創(chuàng)業(yè)之路,致力于將原汁原味的臺灣美食端上成都食客的餐桌。
為了復刻出最愛吃的肉燥炒面口味,王士杰特意回臺灣找店主協(xié)調(diào)配方。他還空運鹿港手工面線來蓉,只為還原從小吃到大的口感。王士杰自己在成都記路的方式也透著“吃貨”的執(zhí)著——馬路盡頭的燒烤、轉(zhuǎn)角排隊的川菜館,都是他辨認街道的“坐標”。“我用美食店鋪記路,一同記下的還有這座城市的煙火氣。”他笑道。
除了舌尖上的享受,王士杰更被飲食背后豐富多彩的兩岸交流故事深深觸動。“我第一次在成都吃到郫縣豆瓣醬時,就感覺味道和臺灣高雄的岡山豆瓣醬非常像。”后來他特意查證,才知道是當年赴臺的四川老兵為解鄉(xiāng)愁,在岡山復刻出家鄉(xiāng)的豆瓣醬,后經(jīng)改良有了如今“岡山三寶”之一的岡山豆瓣醬。“還有臺灣有名的紅燒牛肉面,也是源自于眷村老兵的家鄉(xiāng)滋味?!蓖跏拷苷f,兩岸的飲食,就像兩岸的人,始終都是同根同源。
在王士杰看來,兩岸舌尖上的交流一直是“雙向奔赴”。每次回臺灣休假,他的行李箱總是塞滿辣椒面、燒椒醬、火鍋底料和缽缽雞調(diào)料等四川特產(chǎn),返回成都時,又會裝滿臺灣小吃。更讓他驚喜的是,酸菜魚、冒烤鴨、黃燜雞等大陸美食在臺灣已越來越流行?!拔乙苍谒伎迹欠窨梢栽谂_灣開一家川味小吃集合店,把鐘水餃、甜水面、缽缽雞等地道的四川小吃帶到臺灣?!?/p>
回學校分享創(chuàng)業(yè)經(jīng)歷時,王士杰總是鼓勵學弟學妹們勇于嘗試,建議他們到大陸走走看看,尋找發(fā)展機遇。他的餐廳更是一直都為臺灣青年提供實習、就業(yè)崗位。王士杰說,美食是促進兩岸交流的重要載體,青年一代更是兩岸交往的主角。
近來,王士杰已計劃在成都買房定居。他笑言自己和這座城市“很搭”,父母也很喜歡成都的生活,期待來和自己同住。“來日方長,希望讓更多大陸朋友品嘗到正宗的臺灣味,加深對臺灣的了解?!?完)
國內(nèi)新聞精選:
- 2025年11月05日 10:50:43
- 2025年11月04日 10:13:53
- 2025年11月04日 06:25:57
- 2025年11月03日 17:06:40
- 2025年11月03日 13:55:18
- 2025年11月03日 12:17:42
- 2025年11月03日 11:33:23
- 2025年11月03日 10:41:25
- 2025年11月01日 14:24:23
- 2025年11月01日 12:51:35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20200920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