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岸人士共話臺胞抗日歷史與臺灣光復榮光
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電 (記者 劉玥晴)2025大江論壇·第三屆統(tǒng)一論壇22日在北京舉行。多位兩岸嘉賓表示,抗戰(zhàn)勝利與臺灣光復的歷史,揭示兩岸之間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,兩岸同胞應加強互動、攜手前行。
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(xié)進會榮譽會長蕭開平在發(fā)言中介紹了父親蕭道應等多名臺胞到祖國大陸參加抗戰(zhàn)的事跡。他說,臺灣人本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,在日本殖民統(tǒng)治者的壓迫下,其民族意識更為強烈,因此前仆后繼投身抗日,展現(xiàn)堅定信念。
“臺灣島內的抗日分為武裝階段和非武裝階段,分別通過武裝起義和維護中華文化的形式進行抗爭。”臺灣地區(qū)政治受難人互助會臺北分會會長、中共臺灣英烈李蒼降之女李素慧指出,臺灣抗日運動是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的重要組成部分,臺灣光復是抗戰(zhàn)勝利的重要成果,兩岸應珍惜歷史榮光。
臺立法機構今年恢復臺灣光復節(jié)(10月25日)為法定假日,臺灣勞動黨政治顧問汪立峽直言,盡管民進黨當局把抗戰(zhàn)勝利稱為“終戰(zhàn)”,但不論是從歷史還是法理來看,臺灣光復的事實都不容辯駁,“我們仍會在每年10月25日唱起《臺灣光復紀念歌》”。
就臺灣光復對兩岸的啟示,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嚴安林表示,兩岸同胞要正視臺灣光復的客觀歷史事實,捍衛(wèi)和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,加強交流合作,增進理解互信,攜手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(fā)展。
“我們要銘記的不僅是臺灣被殖民的苦難歲月,更有兩岸同胞共御外侮的歷史。我們緬懷的不僅是光復臺灣的勝利時刻,還有無數(shù)先烈不懈奮斗的崇高精神。”海峽兩岸關系協(xié)會副會長李文輝說,民族的尊嚴與復興需要一代代人接續(xù)奮斗,歡迎更多青年臺胞來大陸,以實際行動推動兩岸關系融合發(fā)展。
統(tǒng)一聯(lián)盟黨主席王永認為,隨著大陸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持續(xù)提升,臺灣同胞正從“西方優(yōu)越論”的“信息繭房”中逐漸覺醒,對中華民族的身份認同將不斷深化,島內希望兩岸展開協(xié)商對話的呼聲會越來越高。
臺盟中央副主席江利平呼吁,島內愛國統(tǒng)一力量要帶動臺灣民眾認清大勢,堅決反對“臺獨”分裂行徑,拒絕充當美西方“棋子”,勇敢發(fā)出要和平、要發(fā)展、要交流、要合作的呼聲,共同傳承弘揚中華文化,將兩岸關系前途命運牢牢掌握在兩岸中國人手中。(完)
國內新聞精選:
- 2025年11月05日 10:50:43
- 2025年11月04日 10:13:53
- 2025年11月04日 06:25:57
- 2025年11月03日 17:06:40
- 2025年11月03日 13:55:18
- 2025年11月03日 12:17:42
- 2025年11月03日 11:33:23
- 2025年11月03日 10:41:25
- 2025年11月01日 14:24:23
- 2025年11月01日 12:51:35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20200920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