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者:“臺灣地位未定論”背后是政治操弄而非法理爭論
中新社南京10月20日電 (記者 張楊彬)所謂“臺灣地位未定論”近來被重新翻炒,多位學者在19日于南京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上表示,“臺灣地位未定論”的背后是政治操弄而非法理爭論,翻炒“未定論”無法改變臺灣在法理與事實上屬于中國。
在南京大學2025年兩岸關系學術研討會上,北京聯(lián)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指出,1943年12月1日,中、美、英三國政府發(fā)表《開羅宣言》,明確規(guī)定“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,例如東北、臺灣、澎湖列島等,歸還中國”。
“‘竊取’一詞,是對日本侵華行為的法律定性?!敝焖蓭X對中新社記者表示,《開羅宣言》昭示,臺灣、澎湖列島自始至終屬于中國,日本的統(tǒng)治是對中國主權(quán)的非法侵占,是國際法意義上的“竊據(jù)”,而非主權(quán)合法轉(zhuǎn)讓。
朱松嶺指出,“臺灣地位未定論”一說,最早源自冷戰(zhàn)初期的美方政治操作,意在制造中國統(tǒng)一的法律模糊地帶,為美日打“臺灣牌”提供借口,是典型的政治詭辯術。
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表示,《開羅宣言》《波茨坦公告》《日本投降書》等國際法文件及聯(lián)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,以嚴密邏輯論述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。
李鵬指出,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在所謂“雙十”講話中聲稱要大陸“停止扭曲聯(lián)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及二戰(zhàn)歷史文件”。“關于聯(lián)大2758號決議的意涵,我們已經(jīng)闡釋了幾十年,一中原則的意涵是清晰明確、一如既往的,何談扭曲?”李鵬說,幾十年間銷聲匿跡的陳舊謬論在當下節(jié)點死灰復燃,部分勢力在抗戰(zhàn)勝利和臺灣光復80周年及聯(lián)合國成立80周年之際滋事,政治動機昭然若揭。
至于“臺灣地位未定論”的所謂“論據(jù)”——“舊金山和約”,該和約稱“日本放棄對臺灣及澎湖列島的一切權(quán)利和要求等”,這同《開羅宣言》相比較,少了“歸還中國”字句。
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指出,冷戰(zhàn)對抗色彩是“舊金山和約”缺陷之一;其次,該和約構(gòu)建過程缺少中國和蘇聯(lián)代表的參與,只在部分國家操縱下形成,并不能代表二戰(zhàn)反法西斯同盟國家的共同意志和利益;第三,該和約是在不邀請中國代表參加的情況下討論中國領土歸屬問題,是損害中國利益的嚴重事件。
李鵬則指出,在國際法中不能僅憑條款“沉默”就宣布地位未定。在主權(quán)與領土這類重大問題上,國際法也允許通過歷史文件、解釋原則、國際承認等綜合方式確定歸屬,“舊金山和約”中關于“臺灣、澎湖列島歸還中國”的“沉默”,應該理解為無需重復,而不是“臺灣地位未定”。(完)
國內(nèi)新聞精選:
- 2025年11月05日 10:50:43
- 2025年11月04日 10:13:53
- 2025年11月04日 06:25:57
- 2025年11月03日 17:06:40
- 2025年11月03日 13:55:18
- 2025年11月03日 12:17:42
- 2025年11月03日 11:33:23
- 2025年11月03日 10:41:25
- 2025年11月01日 14:24:23
- 2025年11月01日 12:51:35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20200920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