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一個首次!“中國天眼”捕獲新的毫秒級射電暴
記者今天(18日)從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獲悉,近日該學院研究團隊利用“中國天眼”(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),探測到一種新的來源于恒星黑子區(qū)域磁場的毫秒級射電暴。該成果填補了我們對太陽系外恒星小尺度磁場認知的空白,對于推動太陽系外的空間天氣研究有重要意義。相關成果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《科學進展》發(fā)表。

太陽磁場是驅動太陽活動的根源,這些磁活動通常源自太陽上局地的強磁場區(qū)域,如太陽黑子區(qū)域。在其他晚型恒星上,也存在著類似的磁活動現(xiàn)象,一些恒星(如活躍的M型恒星)上的磁活動比太陽上的更加劇烈、頻繁,對近鄰行星的宜居性有著顯著影響。
測量恒星小尺度磁場是探究恒星磁活動起源、評估其潛在空間天氣效應的關鍵。但長期以來,主流的恒星磁場測量方法(如塞曼多普勒成像)基本只能提供恒星全球性的大尺度磁場信息,無法分辨恒星黑子區(qū)域的小尺度磁場結構。
“中國天眼”的高靈敏度射電觀測為黑子探測和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、與光學手段互補的途徑??蒲袌F隊通過探測恒星黑子上方局地磁場結構發(fā)出的射電信號,可以約束黑子的尺度,了解其上方星冕磁場的強度和結構,準確地刻畫恒星黑子的性質。
目前,科研團隊也在利用FAST觀測開展對年輕類日恒星、褐矮星、恒星-行星相互作用過程的探索,這將進一步拓展我們對恒星磁活動及其驅動的系外空間天氣現(xiàn)象的理解,為尋找系外宜居行星提供重要啟示。
(總臺央視記者 帥俊全 褚爾嘉)
國內新聞精選:
- 2025年11月05日 19:06:03
- 2025年11月05日 18:43:57
- 2025年11月05日 14:56:41
- 2025年11月05日 14:01:40
- 2025年11月05日 13:41:36
- 2025年11月05日 11:26:32
- 2025年11月05日 10:50:43
- 2025年11月04日 10:13:53
- 2025年11月04日 06:25:57
- 2025年11月03日 17:06:40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